刘湘丽
返回列表2017-07-06
来源: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在职课程招生网 关键词:
刘湘丽
姓名 刘湘丽
性别 女
出生年 1962年
学历
1980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学习
1981年 教育部公派赴日本留学
1986年 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部毕业·经济学学士
1989年 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经济研究科博士前期课程毕业·经济学硕士
1991年 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经济研究科博士后期课程毕业
1996年 名古屋大学经济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91.4-1993.3 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部助教,兼朝日大学经济学部讲师
1993.4-1995.3 东京都立大学经济学部助教
1997.9至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研究员
教职与专业
硕士生导师/人力资源管理
主要研究方向与领域
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研究领域:技能形成、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人力资源管理比较、技术创新机制比较
主要研究成果(2005年至2011年)
专著
(1)日本的技术创新机制.独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2)企业诚信危机——日本雪印乳业公司、十合百货集团、活力门公司、三菱汽车公司事件.独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唐山冀东水泥公司考察.第一作者,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中国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报告——构筑集群创新能力(2010-2011).合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5)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研究.合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6)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与运作.合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7)发达国家企业诚信问题及治理.合著,《企业信用》.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报告
(1)企业人力资源.独著,《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1).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2)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工业就业形势的变化.独著,《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0).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3)工业劳动力与劳动制度.独著,《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9).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4)工业劳动力供求与劳动制度.独著,《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8).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5)劳动力利用效率.独著,《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7).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6)就业与劳动者权益保障.独著,《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6).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评估.合著,《发展中的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评估报告》.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8)日本创新体系的特点及其借鉴.第一作者,《经济要参》,2009年78期。
(9)日本的促进创新政策措施及其启示.第一作者,《经济要参》,2010年5期。
论文
(1)组织学习与人力资源的技术属性.独著,《中国社会科学报》理论版,2010年3月4日。
(2)中小企业是创造就业的主力.合著,《中国劳动》,2010年1期。
(3)发达国家创业金融政策介绍.合著,《中国劳动》,2010年8期。
(4)日本技术战略图的分析与启示.独著,《经济管理》,2009年9期。
(5)日本技能人才培养新制度:实践性人才培养体系.独著,《中国培训》,2009年3期。
(6)安全事故的人为因素与组织因素.独著,《经济要参》,2008年75期。
(7)国外校企共同培养技工制度解析.独著,《中国培训》,2007年1期。
(8)中国工业技术技能劳动力供需矛盾的原因与应对措施.独著,《中国经贸导刊》,2007年11期。
(9)劳动者权益被侵害的原因及对应措施.独著,《经济管理》,2007年9期。
(10)为什么要把坚持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独著,《人民日报》理论版,2007年5月9日。
(11)强化安全生产的企业主体责任.独著,《经济管理》,2006年5期。
(12)国外的双元制与我国技术工人培养的新思路.独著,《经济管理》,2006年10期。
要报
(1)日本311大地震对经济的影响.独著,《专供信息》,2011年3月15日。
(2)我国工资成本分析及国际比较.独著,《专供信息》,2011年7月25日。
(3)以减税手段促进技术人才培养.独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09年39期。
(4)日本实施集群政策的动因、措施及成效.合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09年161期。
(5) “十二五”规划工作的战略性课题——抓紧制定我国工业技术路线图.合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09年157期。
(6)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法规体系的对策.独著,《领导参阅》,2007年5期。
(7)国外安全卫生管理体制的启示.独著,《领导参阅》,2007年6期。
(8)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独著,《领导参阅》,2007年33期。
主要业绩(前期)
1. 《劳动激励与报酬体系》,载《经济科学》,日本名古屋大学,1990年1月。
2. 《工资稳定性、激励与多次考核》,载《经济科学》,日本名古屋大学,1995年5月。
3. 《中国企业培训的现状分析》,载《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7月。
4. 《企业知识管理》,载《新管理》,2000年11月。
5. 《工业发达国家工作设计理论与实践》,载《新管理》,2001年2月。
6. 《国有企业职工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年11月。
7. 《信息技术下的培训方式选择》,载《经济管理》,2002年5月。
8. 《防范知识资产流失》,载《经济管理》,2002年7月。
9. 《工业发达国家普通员工报酬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研究课题报告,2004年2月。
10.《我国技术工人培训经费问题及政策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04年16期。
11. 《员工发展计划中的企业大学》,载《经济管理》,2004年6月。
12.《美国薪酬制度新框架》,载《科学决策》,2004年5期。
13.《日本中小企业SBIR制度》,载《现代日本经济》,2004年4期。
14.《中国西部公共卫生体制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合作课题报告,2004年6月。
15.《企业技能形成及其管理制度的中日比较》,住友财团研究课题,2004年10月。
16.《培养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增强国家竞争力》,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1月18日。
17.《应加强岗位轮换制在提高员工技能中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85期,2004年11月5日。
18.《西部农村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载《经济要参》,2005年17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19.《发达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及其与中国的比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与培训指导中心课题报告,2005年6月。
主要研究课题
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员工技能形成与企业减员增效研究》、《中国技术工人培养经费问题研究》、《企业技能形成与促进就业》研究,住友财团研究课题《企业技能形成及其管理制度的中日比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课题《工业发达国家普通员工薪酬制度》研究。
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中国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企业诚信问题研究》研究。
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会课题《教科文卫系统工会特殊性》研究。
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合作课题《中国的积极劳动力政策》、《中国西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研究。
参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和培训指导中心课题《中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