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博士生招生简章中如何描述学生的学术创新和技术发展
返回列表
2025-05-19
来源: 关键词:

在职博士生招生简章中对学生学术创新和技术发展的描述通常体现在培养目标、报考条件、选拔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旨在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对学术前沿的掌握。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描述方式:
培养目标
学术型博士:旨在培养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型博士:旨在培养满足国家科技创新需求,能够在科学实践中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创新工程建设方法,具备组织实施高精尖科技创新工程的能力,能够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专业型领军人才。
报考条件
学术成果要求:例如,有的学校要求考生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含通讯作者)但第一作者为其指导教师发表本学科领域学术论文,或者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有个人获奖证书)等。
科研能力体现:如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需取得创新性科研成果,这可以通过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获得科技成果奖、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等方面来体现。
选拔模式
申请
考核制:重点考察考生的学术基础、学术潜力和学术规划。例如,学院会对报名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集体审核评议,通过审核的考生,还需要通过“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鉴定”方可进入复试阶段,复试阶段将进行综合考核,内容包括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三方面。
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涵盖专业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学术前沿等方面,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选修课程: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学员需求进行设置,以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有助于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上进行学术创新和技术发展。
其他方面
导师选择:导师在学生的学术创新和技术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考生在报考时,需要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学术成果和指导风格,选择与自己研究兴趣相契合的导师,以便在导师的指导下更好地进行学术创新和技术发展。
毕业要求:毕业要求通常包括完成课程学习、通过课程考试、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等,其中学位论文要求具有创新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能够对本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做出贡献,这也体现了对学生学术创新和技术发展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