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10-84678481
在职博士研究生报名后如何进行批判性思考
返回列表

2025-05-17

来源:  关键词:

在职博士研究生报名后如何进行批判性思考

一、对学术文献的批判性分析

1. 来源评估

  • 在阅读学术文献时,首先要考察文献的来源。例如,查看发表刊物的权威性,如果是在本领域知名且经过严格评审的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其可信度相对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接受其观点,要思考刊物背后可能存在的学术倾向或利益关系。
  • 对于作者的背景也要进行考量,若作者是在某一领域有深厚研究成果且声誉良好的学者,其观点可能更具分量,但仍需审视是否存在因个人研究方向局限而带来的偏见。
  • 2. 论点剖析

  • 明确文献中的论点,判断其是否清晰明确。比如在一篇关于经济学在职博士研究的论文中,论点是“某一特定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要分析该论点是否涵盖了足够的变量,是否存在过于简化的情况。
  • 检查论点的逻辑连贯性,看论据是否能够有力地支持论点。若论据是基于局部数据或者特定案例,就要思考这些论据能否推广到更广泛的情况,是否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
  • 二、在课程学习中的批判性思考

    1. 对教授观点的思考

  • 在课堂上,教授会传授各种知识和观点,但不要盲目接受。例如,当教授提出一种新的管理学理论时,要思考该理论与其他已有的理论有何关联,是补充还是冲突。如果是冲突,要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是基于不同的研究假设、研究方法,还是其他因素。
  • 积极与教授进行互动,通过提问和讨论来深入探究观点背后的依据。比如可以问“这个观点在不同的行业环境下是否适用”,从而促使自己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 2. 对课程体系的审视

  • 思考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例如在职博士课程中的各学科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如果是工程学在职博士,要考虑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搭配是否能够满足培养目标的需求。
  • 对于课程内容的更新程度也要进行批判性的评估,随着学科的发展,课程内容是否及时反映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
  • 三、在研究过程中的批判性思考

    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在确定自己的研究方法时,要批判性地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比如在进行社会学在职博士研究时,选择问卷调查法还是访谈法,要考虑样本的代表性、数据的可靠性等因素。如果选择问卷调查法,要思考问卷设计是否存在引导性问题,是否能够全面涵盖研究对象的各个方面。
  • 对前人研究方法的借鉴也要进行批判性分析,不能完全照搬。要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进行调整,思考前人方法在自己研究中的可行性和局限性。
  • 2. 研究结果的解读

  • 当得到研究结果后,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避免单一的、片面的解释。例如在医学在职博士的研究中,一种药物对某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可能在统计数据上显示出一定的改善,但要思考这种改善是否具有临床意义,是否受到其他因素(如患者的生活习惯、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等)的影响。
  • 对研究结果与预期的差异也要进行深入思考,是研究方法的问题,还是理论假设的问题,或者是存在未被发现的干扰因素,通过这种思考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

    热门专业(可申请博士学位)
    更多 +

    010-84678481
    (*为必填,下载报名表,填写后以附件形式上传)
    咨询热线 010-84678481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甲1号
    邮箱:gscassedu@163.com
    京ICP备14023742号-1 北京恒远华瑞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