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84678481
返回列表
陈耀

陈耀

陈耀.jpg

经济学博士,汉族,祖籍湖南长沙。中学毕业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后当地质钻探工人。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毕业于河南郑州大学经济系;1982年初分配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85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8年起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至今。其间,1993-1994年赴英国East Anglia 大学发展研究院留学,参与“Visiting Professionals Programme”;1996-1999年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攻读产业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
现职、兼职与荣誉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国际港口与物流研究中心主任(社科院与宁波市合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际交流中心特邀研究员。受聘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和机构顾问。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中共中央组织部“院士专家西部行”、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等活动受邀专家;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
专业研究领域
  区域经济、产业空间组织和政府政策。研究重点:国家区域政策、区域规划、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开发区定位及招商策略、能源矿产与加工制造业布局、资源型城市转型、大都市圈经济、西部开发战略、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以及县域经济。
主要研究成果
著作类
《国家中西部发展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
《西部开发大战略与新思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综合篇总负责)经济科学出版社;
《中国西部工业化与软环境建设》(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产业组织理论》(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部经济崛起之路》(合著)上海远东出版社;
《跨世纪的中国区域发展》(副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年;
《区域经济辞典》(副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起点》(副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
其他合作的著作主要有:
《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中部崛起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新编工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
《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战略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区域经济论丛(一)》中国经济出版社;
《中国区域经济新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
《未来50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北京出版社;
《21世纪中国:全球化与中国之发展》(台湾);
《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从重复建设走向有序竞争》人民出版社;
《西部大开发与东中部地区发展》;
《中国中西部地区开发年鉴》中国财政出版社;
《中国西南六省区市西部大开发昆明研讨会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
《西北开发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世纪中西部工业发展战略》河南人民出版社;
《中国内陆地区的物流与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Inland China》;
《Soci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Foru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ocal Development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New
Perspectives on Development Assistance》;
《中国工业:改革、管理、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
《借路兴桂,发展通道经济》广西人民出版社;
《两岸突破:中国工业区域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
《发展与危机:长江流域发展战略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6年以来各卷(除2005),经济管理出版社;
《区域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
《中国经济开发的现在与未来》经济管理出版社;
《经济发展的回顾》学苑出版社;
《中国地区产业政策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当代经济新术语》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中国经济科学年鉴》经济科学出版社;
《西部开发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
《区域发展创新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论文类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in China, DEVELOPMENT (UK), Dec.1994
Decentralization in China: Background, Current Situation and Its Impac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World Economy and China, Volume 7, 1999(7-8)
China's Trade with Northeast Asian Counties: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World Economy and China, 2001(3)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Northeast Asia: Status Quo and Prospects, 东北亚地区经济交流转换期的新思考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韩国), 2000-12-1
Western China's Market: Background and Prospects, 第三届中国与日本北海道经济交流会议论文, 2001-5-10
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缘由、评估及局限性,区域经济论丛(一),2005(11)
构建我国新型的区域竞争模式,中州学刊,2005(3)
新时期中国区域竞争态势及其转型,中国经济时报,2005.6.17(《新华文摘》第16期转载)
设立国家区域政策委员会的基本构想,中国经济时报,2005.7.15
产业结构趋同的度量及合意与非合意性, 中国工业经济, 1998(4)
中国地区工业增长与结构变动, 中国工业经济, 1995(10)
我国工业重心变迁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3(3)
加强对开发区问题的深入研究,经济研究,1993(5)
中国城市经济圈发展特征与前景, 学术界, 2003/(6)
国际产业集群及其竞争优势, 中国纺织, 2003/11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缺陷, 中国纺织, 2004/8,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与策略,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2004/9,
中国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集聚与分工,学习与实践,2006(8)
美国新型企业家的崛起及其动因,企业活力,1985(4-5)
论宏观间接调控,企业活力,1986(4)
内陆边缘经济模式的探索,经济研究资料,1987(3)
流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生产力研究,1988(1)
创建我国流域产业带的初步构想,开发研究,1988(2)
论建立区际经济新秩序,财经问题研究,1989(8)
区际经济紊乱的原因与对策思路,未来与发展,1989(4)
区际经济紊乱的根源与整治,光明日报,1989/9/23
加强中央财力的政策选择,经济日报,1989/11/17
我国财政的困境、成因与对策,经济学动态,1989(12)
重视宏观层次的集约化,人民日报,1990/8/27
经济发展的二元论,开发研究,1990(3)
激励:理论方法与模型演化,中国人事管理,1990(10)
关于地方保护的理论思考,经济参考,1990/6/26
规划地区产业结构的原则,工业经济管理丛刊,1989(1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四十年,学习与实践,1990(4)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经济译文,1990(4)
区域调整:结构改善的空间对策,中州学刊,1991(2)
中国新老工业重心的兴衰分析,中国经济问题,1993(2)
对经济开发区若干问题的思考,开发研究,1993(4)
英国近10年的经济发展,经济文献信息,1994(10)
关于提高经济整体素质的区域问题思考, 开发研究, 1995(4)
我国服装工业外向发展的几个问题, 中国工业经济, 1995(4)
中国服装工业:未来市场抉择与发展策略,现代企业导刊,1995(7)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中国工业经济, 1995(8)
区域城乡差异及协调发展的新探索, 中国工业经济, 1995(9)
怎样衡量区域的协调发展,经济日报,1995/10/30
九五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政策, 中国社科院要报, 1995(68)
解决我国地区差距的政策选择, 经济管理, 1996(3)
着力于提高东南沿海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 1997(53)
经济开放与东南沿海地区工业的发展,开放地区研究,1997(2)
中国近20年区域经济及其研究回顾展望, 区域经济研究, 1997(6)
对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要有准确判断, 经济管理, 1998(4)
正确认识国内国际两个差别的关系, 开发研究, 1998(4)
试论我国银企关系的改革, 中国工业经济, 1998(11)
需求约束下的区域经济对策, 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 1999(31)
区域经济如何应对需求约束,中国改革报,1999/7/19
区域政策与现实选择,《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6)》1996
告别短缺经济之后的区域发展政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9)》
工业可持续发展需确立新思路,经济参考报,2002/5/8
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国有资产管理,2002/7
石油工业的体制改革,《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8)》1998
工业化应以就业为中心, 经济参考报, 2003/1/8
生态工业: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方向, 经济参考报, 2003/2/26
基于就业增长的工业化政策选择,首都经济, 2003/8
我国应实行就业增长的工业化政策, 经济纵横, 2003/10
就业与发展要并举, 论文, 时事, 2003/04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中国社科院要报, 2004/30,
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否承载就业之重, 嘹望, 2004/27,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问题, 中国经贸导刊, 2004/10,
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市长参考, 2004/8,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中国社科院要报, 2004/23,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中国经贸导刊, 2004/17,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乡村城市化, 河南日报, 2004/9/24,
错位发展差别化竞争产业链招商:新型竞争模式呼之欲出,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2006(14)
我国建立四大板块协调发展机制,中国财经报,2006.7.4
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3.23
发挥和强化地方政府在自主创新工作中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2005(28)
推进自主创新地方政府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领导之友》2006(1)
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6.29
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中国经济观察,2007(1)
不能忽略发展背后的代价,人民日报人民论坛,2007(17)
世界发达国家二三产业关系的演变与启示,经济纵横2007.8
开放带动需要打破体制障碍,中国工业报2007.8.29
工业自主创新地方政府如何作为,中国工业报2007.7.12
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前景、政策及价格分析,中国能源2007.9
以现代农业促农增收,经济日报2007.10.9
打破资源依赖陷阱实现科学发展,中国城市经济2007.11
“协调”与“优化”:国家区域政策的主旋律,西部论丛2007.11
协调+竞争:河北区域发展的路径选择,河北日报2008.1.10
“无序开发”的终结者,人民日报人民论坛2008.3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工业化区域特征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
贸易成本、本地关联与产业集群迁移,中国工业经济2008.3
中国工业集中化趋势与区域协调发展,学习与实践2008.3(新华文摘2008(12)转载)
生态旅游: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新亮点,经济日报2008.4.8
全球经济危机是否来临,人民日报人民论坛2008.12
地区工业发展与布局变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8)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7
我国产业集群的迁移与承接策略,投资环境论坛2008.13
我国外向型制造业集群发展研究,投资环境论坛2008.21
西部开发研究
必须着手提高西部的国家投资份额,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1993(49)
中国产业调整与中西部对外开放政策, 中部产业联盟(日文), 1995(10)
改革以来东西差距扩大的成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7(1)
对中西部政策支持应该“分门别类”,中国改革报,1999/8/2
中西部财税政策空间有待拓展,中国改革报,1999/8/11
拓展中西部发展的政策空间, 中国工业经济, 1999(9)
西部开发:财政空间很大,中国经济导报,1999/12/22
加快中西部发展拟采取相应财税政策, 社科院要报领导参阅, 1999(26)
立足西部特点加大开发力度, 人民日报, 1999-12-7
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 经济日报, 2000-2-15
创造性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技智囊,2000(1)
实施区域分类调控政策, 中国改革报, 2000-2-2
适度放宽经济调控权, 中国改革报, 2000-2-16
因地制宜,重点开发,经济参考报,2000/2/23
加大财金政策对西部的支持,中国改革报,2000/3/1
建议设立西部开发基金,中国经济时报,2000/2/24
政府地区援助的国际经验, 中国社科院院报, 2000-3-14
加拿大实现区域平衡的办法是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中国改革报,2000/3/22
德国解决区域差别问题以法律为依据,中国改革报,2000/3/29
英国如何解决区域差别问题,中国改革报,2000/3/31
美国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中国改革报,2000/4/12
日本如何援助落后地区,促进国土均衡发展,中国改革报,2000/4/19
从援助到振兴:英国对落后地区援助的经验,科技日报,2000/4/12
西部大开发思路与重点的思考,中国机电工业,2000(7)
加大西部开发的政策投入,经济日报,2000/3/21
西部大开发产业重点与政策选择, 政策, 2000(4)
西部开发与东中部发展问题(第4、5部分), 中国工业经济, 2000(4-5)
西部大开发要避免一哄而起, 人民日报, 2000-5-11
中国西部大开发, 韩国民族日报(韩文), 2000-7-11
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西北工业振兴, 中国工业经济, 2000(10)
政府对欠发达地区援助国际经验, 中国社科院要报, 2000(27)
加快结构调整遏制西北工业衰退, 中国社科院要报, 2000(110)
国外开发欠发达地区的启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1-11
西部开发中的政府角色,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4-12
西北大开发的战略选择(上下)(合著), 中国工业经济, 2001(1-2)
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西北工业振兴,中国工业经济,2000(10)
温州模式的借鉴意义,中国经济快讯,2000(45)
遏制西北工业的结构性衰退, 内部文稿, 2001(6)
中国西部经济:制度性短缺与援助,中国工业经济,2001/12
西部大开发要着力培育非国有投资主体, 中国社科院要报, 2001(50)
西部软环境建设的意义和重点,中国经济时报,2001/11/14
中国西部市场的背景与前途, 中国消费者报, 2001-6-26
中国西部投资现状与前瞻, 中国投资报告, 2001(7)
西部地区投资现状并不乐观,产经新闻,2001/5/14
谁应该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投资主体, 西进导刊, 2001(8)
目前西部地区的投资状况,西进导刊,2001/(9)
为什么西部地区非国有投资不足,西进导刊,2001/(10)
如何分析西部投资前景,西进导刊,2001/12-13
吸引非国有投资对西部开发有何意义,西进导刊,2001/(15)
怎样促进西部非国有投资的增长,西进导刊,2001/(16)
如何评价西部地区投资环境,西进导刊,2001/(17)
当前西部软环境建设的着力点何在,西进导刊,2001/(18)
西部地方政府规模究竟有多大,西进导刊,2001/(19)
西部政府效率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如何,西进导刊,2001/(20)
西部开发中政府管理体制怎么改,西进导刊,2001/(21)
西部经济的国有化程度有多高,西进导刊,2001/(22)
高度国有化对西部经济影响有多大,西进导刊,2001/23
怎样调整西部的所有制结构,西进导刊,2001/24
西部国企改革之路怎么走,西进导刊,2001/25
加快西部非公经济发展有何意义,西进导刊,2001/26
如何促进西部非公经济发展,西进导刊,2001/28-29
西部各类投资中最短缺的是什么,西进导刊,2002/2/26
西部为何必须推进资本来源市场化,西进导刊,2002/3/5
西部劳动要素市场化程度有多大,西进导刊,2002/4/2
西部地区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如何,西进导刊,2002/4/16
关于将内蒙古西三旗分别划归甘肃和宁夏的建议,信息专报,2001/99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2)》
中国西部地区制造业竞争力与基础条件分析, 西部发展评论, 2003/2,
西部制造业竞争力与新发展路径, 中国经贸导刊, 2003/9
“十五”时期西部开发总体规划中期评估(合作), 经济研究参考, 2003/78
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合作), 经济参考报, 2003/11/12,
西部开发政策目标需要调整, 中国经济时报, 2004/1/8,
西部开发政策援助的原则及有效性, 大陆桥视野, 2004/3,
工业化:西部经济崛起的强大引擎,西部时报,2005.3.8
西部五金机电产业发展展望,中华工商时报,2005.9.14
东西部差距扩大对构建和谐社会之影响,西部论丛,2005(11)
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评估、面临的问题及下一步政策取向《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
我国西部经济增长模式及其转变难点,西部论丛,2006(8)
高速发展的内蒙古现象:透视与启示,西部论丛,2006(12)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七年情况综述,今日中国论坛,2007(1)
客观评价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模式,中国经济时报2007.11.29
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及其转变难点,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7)(代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对四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思考和建议,中国经济时报2008.6.3
评估四川地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经济时报2008.6.5
要有高标准的设计规划,人民日报人民论坛2008.6
缓解乌鲁木齐天然气短缺问题的几点建议,经济日报《经济内参》2008.5.14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系武陵山,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编,2008.3
东西部互动新态势:产业集群迁移与承接,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9
我国沿海产业集群迁移与中西部承接策略,西部金融2008.11
老工业基地、大都市圈及中部崛起研究
新时期我国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 经济工作者, 2000(32)
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0)》
东北地区工业技术创新,《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4)》
振兴老工业基地要做到八个转变,中国经济时报, 2003/7/28
“东北大开发”与西部大开发应各有侧重, 中国经济快讯, 2003/32
振兴老工业基地八个转变, 香港大公报, 2003/9/3-4连载
振兴老工业基地要有新思路, 经济管理, 2003/19
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的新特点与新思考,经济要参,2002/10
新世纪环渤海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首都经济, 2001(5)
环渤海地区的工业发展,《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1)》
欣欣向荣的东南沿海地区工业,《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7)》1997
沿海后进地区的新路径,人民日报人民论坛2007.18
中国三大城市经济圈发展特征与前景, 领导之友, 2003/5
三大经济圈发展特征比较与一体化推进策略, 中国经济时报, 2003/9/22
三大经济圈的发展特征及前景, 决策咨询, 2003/9
京津冀经济圈与长三角、珠三角比较分析,前线,2005(11)
积极推进我国城市经济圈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9.23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几个重大问题探讨,中国发展观察,2006(7)
滨海新区体制上还大有文章可做,中国报道2008.4
“滨海”是温州必然走向,人民日报,2006.5.22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科学内涵,文汇报,2006.6.16
东部地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6)》,2006.7
如何判断长三角制造业发展“趋同”,文汇报,2006.8.16
实现中部突破的战略思考, 江淮, 2004/2,
从“江西现象”看中部崛起之路, 决策咨询, 2004/2-3,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要抓“关节点”, 决策咨询, 2003/11
促进中部崛起要思考的几个重要关系,中国发展观察,2006(3)
中部地区优势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区域经济论丛,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0
探索中部省会城区有益发展模式,郑州日报2007.4.22
主持和参与的主要课题
老工业基地产业链整合及集群竞争优势培育,中国发展研究基金
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研究,中国社科院重大课题(B类)
西部开发过程中体制改革与政策调整, 中国经济改革基金会
中部地区优势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国家发改委委托课题
中国西部投资软环境研究,中国社科院工经所重点课题
新世纪国家中西部发展政策研究, 国家教育部留学出国人员资助项目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重点课题
长江流域优势产业选择与发展研究, 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
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总报告),国家发改委课题
我国地区经济差异衡量指标体系与形成机制研究, 国家计委课题
中国西部基础设施投资与政策报告, 日本日立综合计划研究所合作课题
中国西部经济崛起研究主报告, 国家社科基金(陈栋生负责)
焦作经济区综合区域规划,国土规划课题
中国地区产业政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周叔莲负责)
深圳南山区先进工业基地规划,地方委托课题
深圳河两岸地区综合发展规划, 原国家科委课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研究, 中央财经委员会课题(吕政负责)
大陆地区工业结构比较研究, 海峡两岸合作项目
南昆铁路通车后广西经济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 中国社科院和广西合作(王洛林负责)
中国华北乡村水环境项目,中英合作课题
华西村的共同富裕之路, 中央党校社科院分校课题
大庆石油管理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研究,企业委托课题
老河口市产业发展研究,地方委托课题
关于昭通地区改革与发展研究, 地方委托项目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社科院课题(刘吉负责)
景德镇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研究,信达公司委托课题
惠州工业的结构特征与发展方向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课题
加快中西部工业化进程研究, 社科院重点课题(魏后凯负责)
石嘴山工业结构调整研究,地方委托课题
台州市提升区域竞争力研究,地方委托课题
徐州城北生态经济示范区规划,地方委托课题
中国的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日本贸易振兴会亚研所委托课题
浙南闽北地区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研究,地方委托课题
嘉兴乍浦港开发研究, 地方委托课题
西北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中国社科院西北开发课题(陈佳贵负责)
我国工业跨地区资产重组与政府政策, 国家社科基金(魏后凯负责)
漳州市工业发展规划研究, 地方委托课题
酉阳工业化过程中的制度创新与保障,地方委托课题
西部开发与东中部发展问题研究, 中财办课题(金碚负责)
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研究, 国家计委课题
新吉安-大井冈发展战略总报告,社科院知识工程课题
西南地区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社科院重大课题(王洛林负责)
阿拉善盟特色经济发展研究(案例),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王洛林负责)
贵州益佰制药实施扶贫开发战略研究,企业委托课题
城市流通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委托课题
城镇化与新时期发展壮大兵团、履行戍边使命研究,委托课题
景德镇“十五”工业结构调整规划,地方委托课题
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经济倍增战略,委托课题
湛江市临港工业园可行性研究, 地方委托课题
上海加快城市发展对长三角区域辐射带动效应研究, 委托课题
上饶市工业发展战略规划,地方委托课题
武安市工业发展战略规划,地方委托课题
临沪产业带发展战略规划,地方委托课题
阿克苏地区发展与稳定研究,委托课题
眉山市经济发展战略与产业发展指南,UNDP招标课题
石河子开发区富民固边二次创业战略研究报告,委托课题
加快优势资源就地转换:新疆吐鲁番地区“十一五”发展研究报告
“十一五”西部科技规划,科技部课题
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国社科院重大课题
新疆阿克苏地区加快资源就地转换考察报告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研究,地方委托课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支持工业发展研究,部委委托课题
唐山建立科学发展示范区规划研究,地方委托课题
“丰县模式”与现代农业发展,地方委托课题
上海建设四个中心与服务全国的关系研究,上海市政府重大咨询课题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投资政策研究,工经所重点课题
百强县要确立科学发展的新标准,领导之友2008.5
产业集群的迁移与承接策略,中国经贸导刊2008.17
国际学术交流
1993-94年赴英国东盎格利亚大学发展研究院任客座研究员;1998年3月应邀赴日参加“技术转让国际会议(地区开发与政府职能研讨会)”,作“中国分权化的背景、现状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演讲;2000年11月应邀赴韩参加“东北亚经济发展与合作国际研讨会”并发表演讲;2002年12月应邀赴印度大学及研究机构学术交流,作“中国西部开发战略”演讲;2005年1月访问意大利参加中意能源合作项目“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筑”,担任出访团团长;2007年10月-11月访问捷克科学院、罗马尼亚科学院;2008年10月出访日本神户、东京,考察坂神大地震灾后重建、产业复兴的经验;2008年11月访问德国、卢森堡、比利时和西班牙,考察学习欧盟区域发展监测的经验方法。
获得奖项
《长江流域发展研究》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9)、“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1997)、以及第三届中国社科院青年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0)。《产业结构趋同的度量及合意与非合意性》中国社科院工经所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优秀成果奖(1997)。《中国西部经济:制度性短缺与援助》中国社科院工经所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3)。《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政策建议》中国社科院2001年度优秀信息特别奖(集体)(2002)。《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社科院2004年优秀决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一等奖。《关于设立“国务院区域政策委员会”的建议》中国社科院2005年优秀决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二等奖。《我国行政区划调整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思路》中国社科院2005年优秀决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二等奖。《发挥和强化地方政府在自主创新工作中作用的建议》中国社科院2005年优秀决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三等奖。《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集体)。《21世纪中西部工业发展战略》第四届中国社科院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集体)(2002)。《未来50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北京市优秀图书奖二等奖(集体)(2002)。《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0年和2001年两卷分别获第四届和第五届中国社科院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集体)和工经所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2,2004)。《区域经济学》获1996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科研优秀成果奖(集体)(1996)。《必须着手提高西部的国家投资份额》第二届中国社科院青年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995)。《重视宏观层次的集约化》《人民日报》征文优秀作品奖(1991)。
讲学与咨询
培养产业与区域经济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讲授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和政府政策等相关主题课程。承担中央部委、地方、企业和国际组织委托研究课题,以及省市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概念性规划与操作性策划咨询。


北京恒远华瑞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博乐虎提供网站制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