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货币供应机制与未来通货膨胀风险研究(2010年;王国刚主持)
本项目立项时间:2010年1月;预计结项时间:2011年12月。
本项目提出的背景: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演化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受其不断深化和蔓延的影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出现停滞乃至负增长。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中国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及时释放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信心的信号,先后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进入2009年以来,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银行系统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快速增长、贷款利率调低、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尤其是,1-9月累计新增贷款8.67万亿元,同比多增5.1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M0增长了15.96%,M1增长了29.51%,M2增长了29.31%。在此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均呈现负增长走势。面对2010年,中国经济的各项主要指标在上半年有可能全面转向为正,由此,“通货膨胀”之说将再次鹊起。在此背景下,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和金融运行中的货币、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政策,如何选择利率政策,如何看待物价变动,以及由这些因素引致的所谓“通货膨胀风险”将再次成为事关中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与此对应,多年来,中国房价上行、股市高涨等所谓“资产价格泡沫”也将再次成为权衡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重要参数。
因此,在中国经济当前货币经济特征、金融与经济结构以及未来发展规律与机制框架下,需要对货币供应机制与未来通货膨胀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界定,为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决策的提供科学且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依据。
本项目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首先,从理论研究上看,关于一个经济体中货币供应机制的基本认识遵循着存款创造与货币创造的传统结论,在这一框架之下,储备货币与货币乘数是两个基本要素,而其影响主体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居民)存款人。但是,这一结论得以成立的条件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比较成熟。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尚处于转型过程中,由此,简单运用西方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出的理论结论来研讨中国实践,常常不仅不能有效解释实践现象,而且容易发生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偏离实践要求的现象。鉴此,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运行客观上要求,从中国经济转型、金融结构变迁、经济运行的结构与规律以及有关货币经济表现的具体情况出发,探索和构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货币供应机制的分析框架与模型,以弥补现代货币供应理论的欠缺。
其次,从经济运行以及货币金融实践上看,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货币当局表现出了不同于其他国家中央银行的独特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净债务地位和中国人民银行对政府的净债务地位,以及进一步的中国商业银行信用货币创造的内生性特征,也需要我们深入和全面地研究中国货币供应机制的内在特点,界定“现金—储备货币—信用货币”这一过程中,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以及政府的决策地位和相互作用机制。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尚未完全实现条件下,在现存的金融结构与金融监管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所需要的货币政策以及它与财政政策配合协调的影响与传导机制存在一些实践上具体特点,例如,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动力”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重心选择是什么?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还是“维护经济金融运行秩序稳定”?货币政策调控中应以利率机制为重心还是应以信贷机制为重心?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市场化取向与传统信贷计划管理在现实中能否相容?中国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周期阶段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协调机制如何建立?在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乃至宏观经济调控的取向、机制和方式等对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将发生哪些具体影响?中国资产价格变动(如股票市场、商品住宅市场等)与货币政策松紧的内在关联程度,由此,在宏观经济决策与调控上的是否应该以及如何进行考虑资产价格变动因素?等等。
最后,在中国未来通货膨胀这一专门问题上,一方面需要进一步从理论上澄清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避免简单视“物价上行”为“通货膨胀”,导致货币政策反向操作引致的种种负面效应;另一方面,需要深入探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通货膨胀发生机理和演化机制,界定、分析、评估和度量通货膨胀风险的各种类型、机理和防范举措,以相关经济决策提供可选择的应对措施。从理论上看,传统通货膨胀理论缺乏对开放条件下大国模型的分析,新开放宏观经济学虽有所突破,但对于输入式通货膨胀对一个大国经济的效应也没有从动态一般均衡上给出明确分析。从实践上看,中国经济转型的发展以及经济运行格局的转变(例如,储蓄-投资总体结构以及市场状态由短缺到过剩的转变等等),尤其是,在国际化不断深入展开的条件下,通货膨胀的发生机理、扩展机制和影响因素已日益复杂,在客观上都要求能够进一步深入分析中国物价变动的成因、效应和可能的政策选择等。从通货膨胀或者物价上涨的具体构成与表现上看,农产品价格上涨、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以及一些结构性产品(或要素)的供不应求都将引致CPI或PPI持续上涨,这些现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更加突出存在,由此,面对复杂的物价上涨情形是否可以简单地以“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予以应对?对比分析80年代以来,中国历次物价变动(包括“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过程中货币信贷、价格指数以及价格指数分类构成的具体变化,界定中国一段时期以来通货紧缩(deflation)、去通货膨胀(disinflation)、通货膨胀(inflation)和通货复胀(reflation)的表现与深层次原因,可以为中国金融稳定进而宏观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一个参考标尺,同时,为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形成提供一个可依据的科学理论与可借鉴的实证范例。
本项目研究的基本内容:
从本项目的研究目标出发,首先将界定中国货币的内涵、外延以及基本供应机制;然后考察当前国内外通货膨胀以及中国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接下来,从实体经济层面、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创新、金融监管以及微观主体企业方面分析其货币经济(包括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的具体关系和意义。基本内容包括以下13个方面。
1、中国货币的基本界定与统计划分
2、中国货币供应中的储备货币调控
3、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物价与通货膨胀
4、中国货币供应的通货膨胀效应
5、全球通货膨胀发展趋势及其潜在压力
6、工业化与城市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7、银行信贷行为与货币政策
8、资产价格与货币供应、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的关系
9、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关系
10、养老基金、保险资金与货币供应和资产价格
11、衍生品与资产证券化的货币问题
12、货币供应与金融监管的机制与协调
13、中国企业对货币政策的反应